Healthysleep
Sleepyhealth
21
3-
A
B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在人体发挥着及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提高免疫力。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自此,每年的3月21日成为公认的国际睡眠日。
年3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NO.1
长期熬夜的危害
研究表明,目前熬夜的人群主要是18~34岁的年轻人,他们大都在深夜追剧,刷短视频,看小说,打王者,吃鸡……熬夜似乎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常态,殊不知这是在消耗他们年轻的身体,“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是他们熬夜不睡觉的口号,可熬夜带来的危害仅仅是一只昂贵的眼霜就能弥补的吗?
长期熬夜会带来什么危害?
1.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会使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感到疲劳,精神不振,胃肠道功能也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熬夜时人的正常生理周期被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系统遭到破坏,抵抗力也就会随之下降。
2.皮肤变差
夜晚是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熬夜会严重影响到皮肤自我修复能力和DNA修复能力,受损细胞得不到修复,黑色素和一些有害物质就会沉积在皮肤表层,久而久之,皮肤就会粗糙,暗沉,长斑长黑头痘痘,形成青紫的黑眼圈,加速皮肤衰老。
3.记忆力下降
睡眠可以帮助记忆储存,人的脑内有一个海马体区域,是短期记忆的存储处。但海马体存储容量有限,超过一定的存储量,就会把旧的记忆覆盖,睡眠会把这些短期记忆从临时存储装置“海马体”搬到长期的储存库“皮质”,使海马体的有足够多的储存空间来容纳新的记忆。但熬夜会影响海马体的新陈代谢,短期记忆得不到及时的储存,记忆力就会随之下降。
NO.2
睡眠的误区
误区一:每个人都需要睡够八个小时
睡眠时长并没有一个所谓标准的答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所需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新生儿、婴儿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而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则较短。即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也会存在睡眠需求量的差异,睡的好坏,不能以睡眠时长来衡量,而是应该强调睡眠的质量,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体力、精力充沛即可。
下图是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长,我们可以做一个参考:
误区二:午休时间越长越好
人的睡眠一般分为两个层次:浅睡眠、深睡眠。长时间的午睡会使人体进入深睡眠状态,醒后反而更困倦,不仅会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到晚上入睡的时间。一般午睡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即可。
误区三:喝牛奶、红酒有助于睡眠
睡前喝牛奶、红酒并不能起到助眠的作用!牛奶里确实含有助眠成分色氨酸,但含量极少,助眠效果不明显;饮用适量红酒能预防心脑血管病、抗衰老、养颜美容。红酒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仍然属于酒类,它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会使睡眠变浅,浅睡眠时间延长,延迟非REM睡眠的出现,中途醒转次数也会增多,使睡眠变的断断续续。
误区四:闹钟响后继续小睡而非立即起床
闹钟响后,你是不是会习惯性延长闹钟响铃时间,小睡一会儿再起来呢?这时身体将会重新入睡,这是一种浅且低质量的睡眠。接近睡眠结束时,身体可能接近其最后一次REM周期的结束。点击那个贪睡按钮,大脑就会重新进入新的REM周期。然而,当几分钟后闹钟再次响起时,你正处于新睡眠中期,并非结束,身体会感觉更加疲惫,我们可以尝试把闹钟放在离床较远处,闹铃一响就立马起床关掉。
误区五:睡觉打鼾说明睡得香
睡觉打鼾,也就是俗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鼾症。这种睡眠障碍会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打鼾会使人在睡眠当中的呼吸反复暂停,呼吸的暂停会造成大脑和血液严重缺氧,导致低血氧症的发生,而低血氧症会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此外,停止呼吸的时间只要超过2分钟,极易发生猝死。
以上所分享的睡眠知识点,你都学到了吗?睡觉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幸福的事,你有多长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呢?
想要了解睡眠方面更多内容,可以点击→早睡早起VS晚睡晚起。→当失眠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应该怎么办?世界睡眠日,好好睡一觉吧,祝好梦。
完
撰稿
陈蕴玟
排版
钟雅荣
校对
韦运明
图片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