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手妈妈对3个月大的孩子进行“趴睡”训练,因孩子翻身趴睡后一直哭闹,便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向群内的老师求助,群友回复“可以让宝宝尝试解锁趴睡”“不大哭就没事”等建议。约两小时后,这位妈妈发现,孩子嘴唇发紫,最终不幸窒息身亡。
相信最近很多家长都看到了这条令人心痛的新闻。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许多没有养育经验的新手父母也时常会选择寻求指导,或参考达人的“育儿经”,孩子的睡眠问题就是新手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其实婴儿“趴睡”一直是美国儿科学会非常不建议的睡姿,那么正确的睡眠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让宝宝睡得更好更安全?今天小编就和各位家长好好聊聊“宝宝睡眠”这件事儿。
趴睡危害多,不能让宝宝趴着睡!
宝宝的睡眠姿势通常包括3种:仰卧、侧卧和俯卧。从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中就发现,俯卧姿势(趴着睡)是引起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危险因素之一。从国外的相关资料看,美国11个州在3年间所发生的婴儿猝死案例,其中有20%都是“趴睡”而导致的。
什么是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指1岁以下的婴儿不明原因地突然死亡,SIDS有时被称为「摇篮死」。SIDS发生于婴儿睡觉时,通常是在半夜到凌晨6:00。几乎所有死于SIDS的婴儿都不足6个月。
宝宝趴着睡的主要危害有:
?更容易再吸入自己呼出来的废气,可能导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影响宝宝散热,会增加宝宝过热的风险;
?在睡眠中改变心血管系统的自我调控,对于2~3个月大的宝宝影响尤其明显;
?会减少宝宝大脑供氧。
如此,为什么趴着睡容易造成新生儿的猝死风险,就不难理解了。而有一些新近研究提出,宝宝侧着睡的危险并不比趴着睡低。所以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再觉得自己家孩子侧着睡也没什么大问题,更不要给孩子解锁什么趴睡姿势了!
不做糊涂爸妈,解锁宝宝正确睡眠方式
关于宝宝睡眠这件小事,其实是一个家庭的大事。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宝宝的睡眠安全,并且让宝宝睡得更好呢?以下几个要点希望家长们要重视:
01用仰卧姿势睡觉
包括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荷兰等许多国家在内的权威机构,「钦定」的宝宝睡觉的安全姿势,只有一个:仰卧。所以无论是白天的小睡,还是晚上的长时间睡眠,爸爸妈妈们应该让宝宝用仰卧姿势来睡觉,直至宝宝可以自行变换睡眠姿势。
02
避免睡眠环境太热
因包裹太严实或者穿盖太多而导致宝宝过热,也是睡眠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着凉感冒,给宝宝穿得很多(尤其在冬天),这不但没有必要,还增加了睡眠中的危险。家长应该根据环境的温度来为宝宝穿盖,最多比大人多穿一件或多盖一层。如果宝宝夜里出汗,或者胸口手触温度很高,就说明穿盖多了。另外在宝宝睡觉时,尤其不要把头裹得太严实,也不要让东西遮住宝宝的脸或头。
03
用安抚奶嘴降低风险
可以在宝宝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安慰奶嘴能够降低宝宝的猝死风险。如果宝宝拒绝安抚奶嘴,不要强迫,可以等宝宝大一点再试。另外,安抚奶嘴不要用绳子挂在宝宝脖子上,也不要用那种和衣服系在一起的安抚奶嘴,避免安全隐患。
04
与父母同房不同床
为了母乳喂养,以及安慰和观察宝宝更加及时和方便,建议宝宝睡觉时不宜离父母太远,可以同在一个房间里。但宝宝最好不要和爸爸妈妈同床睡,因为宝宝还不成熟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强度,让其很难逃脱大人翻身不小心压到或被褥盖住口鼻等潜在会发生的危险。
05
符合安全标准、没有多余物件的婴儿床
必须让你的宝宝睡在结实、硬度适中的床垫上,一般合格的婴儿床设计都已经考虑了安全因素,所以不用再额外为宝宝的婴儿床添置任何物件啦。玩具和松软的床上用品等都可能盖住宝宝的口鼻,进而影响呼吸,导致猝死。而婴儿睡衣、睡袋和可穿戴的襁褓更适合用于婴儿睡眠。
06
定期孕检、保持无烟酒的环境
孕妈妈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有相当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显示,定期做产检的妈妈的宝宝发生新生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更低。妈妈应避免在孕期和宝宝出生后饮酒和滥用药物,和爸爸共同为宝宝创设一个无烟酒的健康睡眠环境,让宝宝睡得更踏实、更健康。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如何建立睡眠好习惯?
除了正确的睡眠方式,好的睡眠习惯也一样重要。从宝宝出生开始,就有意识的帮助TA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养成好习惯,也是每个宝爸宝妈的必修课。该如何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睡得更香更好呢?
出生两周
要点:知晓宝宝睡眠习惯,做好自身心理建设,应对频繁喂奶。
1.每个新生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有差别。
2.这个时期的宝宝大约要睡16-18个小时/日。
3.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宝宝每次睡眠的时间会一点点延长。
4.白天要陪孩子玩耍,晚上要起来喂奶、换尿布,睡不到整宿觉。在宝宝出生的前几周,这几乎是每位父母的“功课”。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1个月
要点:1-2个月宝宝抱着睡或陪着睡是正常的生理要求,要给予理解和满足。
1.宝宝从母体内出来后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需要母亲的爱抚。因此1-2个月宝宝抱着睡或者是陪着睡,是正常的生理要求。
2.家长不要着急,观察宝宝困倦要睡的状态,等宝宝觉得困了再放到床上,逐渐帮助TA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3.3个月后就应该培养独立入睡能力。
2个月
要点:通过建立睡觉程序等助TA睡个好觉;和宝宝同床睡应注意避免挤压到TA;注意宝宝睡姿以确保安全。
1.帮助宝宝把睡觉这件事情与固定的睡觉场所联系起来。
2.在宝宝困了但还没睡着时,把TA放到床上,轻轻拍宝宝并唱摇篮曲。
3.帮宝宝区分白天与夜晚。到了晚上,可开始建立睡前程序了:洗温水澡、换睡衣、唱催眠曲、轻拍宝宝、关上卧室灯。
4.区别对待白天的小睡。可以试试换一个和晚上不同的睡觉场所等方式,让宝宝知道白天睡觉与晚上不一样。
5.区分夜间和白天的吃奶。夜间喂奶应该保持安静,而白天喂奶则可多跟宝宝交流。
6.给宝宝“过渡物品”,如沾上“妈妈的气味”的毯子等。宝宝夜里惊醒时,周围有妈妈的气味,会让宝宝感到安心,有助于重新入睡。
4个月
要点:建立规律的睡前程序。
1.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每天晚上都照此执行的,宝宝很快就会习惯持续、有规律睡前常规了。
2.睡前程序通常包括给宝宝洗个澡、穿上睡衣、讲个故事、拥抱等。
3.让宝宝知道自己的小床是很舒适的小窝,而不是到了睡觉时间,爸爸妈妈“遗弃”TA的地方。所以,轻轻拍宝宝,唱摇篮曲,直至宝宝入睡。
4.独立睡眠习惯的养成没有特殊方法,请坚持这些睡前程序。
TIPS
以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指导均节选自“育之有道”APP——“育儿周周看”。因为本文篇幅所限,想要获取更多更完整的睡眠指导的宝爸宝妈们,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