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有两件事情,一直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和追寻:
一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二为对人体自身的探索。
这两个领域,不论时间还是空间,物质还是精神,都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谜底等着我们去发掘,并会出现令人惊讶的结果。
最近看了一本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由英国作家马修沃克所著。
睡眠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不由的惊奇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由于人脑在睡眠中进行自我修复与成长,并通过梦境来缓解情绪与保持理性,因此睡眠与生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单是夺走一个人的睡眠,你就可以改变那人的态度、行为,甚至原本坚信的事物。
本书为研究性论文,援引很多实验以及专业性术语。
但其中确确实实有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摘录一些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希望可以对身心健康有所益处。
总结一下睡眠不足的各种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一个人一生中的睡眠不足累计起来,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就会越高。在成人阶段睡得太少,得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将显著提升。
儿童自闭症,阻碍睡眠会妨碍和扭曲这些新生儿的脑部发育,导致成年后社会关系异常。
情绪失常、精神病、幻觉等,与睡眠不足也有因果关系。前一晚没睡好,会导致第二天的坏脾气和情绪化,会使大脑在情绪状态的正负两端大幅摇摆(双相情感障碍)。
一个人能否维持平衡的心理健康,还是失衡造成一辈子的精神疾病,取决于青少年时期是否曾被剥夺睡眠,以至于睡眠破产。
每晚睡六小时,连续十天之后,表现的失常程度就和连续二十四小时没睡的人一样。
没有“补觉”一说,伤害性往往是不可逆转的,脑被剥夺了睡眠之后,就永远无法完全恢复。
总结一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睡眠习惯:
新生儿在三四个月之后,会开始展现规律的睡眠,而在那之前,睡眠需求很多。
对于儿童,睡的越久,智力越高。
青少年会比自己的父母更晚上床睡觉,因此起床时间也会更晚。
一般来说,成年人是16小时的清醒时数,以及8小时的总睡眠时数。
老年人需要开始睡眠的时间一般更早,因此会出现“打盹”,早醒。
总结一下良好的睡眠习惯:
午间小睡一会有益,有午睡习惯的社区被称作为“忘记死亡的地方”。
睡眠时身体需要的温度会较低,房间冷一些会比较容易入睡。睡觉前泡个热水澡,泡完后体温降低,会有益睡眠。
养成睡前放慢脑袋的运转速度,减少引起焦虑和烦恼的想法产生。
避免上床时过饱或者过饿,避免糖的摄取;。
遵守规律的睡眠时间。
适当晒太阳。
总结一下不好的睡眠习惯:
夜间饮酒有碍睡眠,小酌可以让你放松,但喝太多会使你缺乏自然的睡眠,让睡眠较浅;
安眠药没有益处,因为它并不能提供像自然睡眠带来的免疫修复,不少人服用后会在第二天感觉到头疼;
不要在下午三点之后午睡;
睡前两三小时避免运动;
睡个好觉,本来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除本书所提到的种种以外,附加我自己用了四年的入睡好眠技巧:睡前瑜伽冥想。
援引本书作者的话来结尾:
如果内容太多让我的读者睡着了,那么我将非常开心。
各位,晚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