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听说过:晚上9点~11点,是人体生长发育激素分泌的时候,如果宝宝睡得太晚,就会错过长发育激素分泌,从而导致长不高等发育问题。
在丁香妈妈后台,也经常看到很多家长留言,会非常担心宝宝睡得太晚,影响发育:
生长激素到底在几点分泌?
晚睡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影响发育吗?
今天就请睡眠咨询师朱笑婕老师,来和我们聊一聊~
晚睡,真的会让宝宝
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先给大家送上一颗定心丸——「晚睡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这种说法虽然传播很广,但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入睡时间可以被定义为「晚睡」。
我们通常认为的晚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综合考虑宝宝年龄及白天作息安排。通常来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夜间的就寝时间集中在这几个时间段:
周岁以内的宝宝常见于18:30~20:30之间
1~2岁的孩子常见于19:30~21:00之间
2~3岁的孩子常见于20:00~21:30之间
如果宝宝晚上的睡着的时间,晚于他所处月龄的常见时间段,我们就会认为孩子属于晚睡了。
其次,生长激素也不是在某个固定时间才分泌的。
生长激素会在全天24小时之内,呈周期性脉冲式分泌,「脉冲式」分泌就是说:它会在短时间增加,然后又恢复到正常的分泌水平。
而大量证据表明,它的分泌高峰期,与深睡眠阶段紧密相关[1]。
深睡眠会在我们成功入睡后开始出现,科研人员通过Beta脑电波的强度来评估是否处于深睡眠。
下面的图一表示了Beta脑电波(即深睡眠阶段)在入睡后的变化规律,图二表示了生长激素分泌率在入睡后的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对比后是不是发现: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基本是和深睡眠同步出现的?没错。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睡眠持续的时长与生长激素分泌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深睡眠持续的时间越长,获得生长激素分泌量就越多。
深睡眠持续的时长与生长激素分泌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国外的另一个研究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了: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与钟表时刻无关——
当参加实验人员的就寝时间被提前或者延后3小时,他们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会相应的提前或者延后3小时[2]。
总而言之,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和强度,都跟入睡时间没有密切联系,「晚睡」本身也不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家长也就不必过度担心晚睡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宝宝睡得好,即便比别人家孩子睡的晚,那么他体内的生长激素也只是比别人晚一点开始分泌而已。
怎么知道宝宝睡得好不好?
我们所有的睡眠安排都是为了让宝宝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判断睡眠质量是否良好的三个条件是:睡眠时长、睡眠连续性以及白天的情绪状态。
1
睡眠时长
不同年龄的宝宝,睡眠需求也不太一样,可以参考下面的图表——
月龄
清醒间隔
白天小睡
夜晚睡眠
0~1
30~45min
6~7h
8~10h
1~3
45min~1.5h
5~6h
10~11h
3~6
1.5~2.5h
3~4h
10~11h
6~9
2.5~3.5h
2~3h
10~11h
9~12
3.5~4h
1.3~3h
10~11h
12~18
3.5~4h
(2次小睡)
1.5~2h
10~12h
4~6h
(1次小睡)
≥18
5~8h
1~1.5h
10~12h
*数据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