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有个医院,送到是四肢抽搐,面色青白。立刻就被送入了重症监护病房。
这把娃爸林先生吓得心都碎了,但还要说起来,儿子还是被自己给坑了。
(图片来源网络)
到底是肿么回事???
林先生说:儿子刚出生时,娃妈没及时开奶,也因为本身没奶,导致宝宝一直喝奶粉。春节期间从厦门回老家,也一直遵从医生的嘱咐,喝多少奶粉泡多少量。但突然有一天,宝宝一直哭哭啼啼的,睡眠也不好,想来身体不舒服。
林先生的母亲就说:那请隔壁村那个老人家来看看,老人家被全村的人成为“育婴师”,但凡谁家里有宝宝不舒服的,叫她来看一看就好了。
林先生刚晋升为爸爸,没经过考试就为人父,也不懂,心里有着急,就即刻去把老人家请来了。
老人家居然说:奶粉泡太浓厚啦,婴儿上火才这样折腾。前前后后把宝宝折腾一番,郑重的叮嘱一番:奶粉要稀释四倍以上,以后多喝点米汤代替奶粉正餐。除此之外,还交代林先生的老母亲:把xx草和白银一起煮,煮了汤给宝宝喝就会好啦!
这简直就是无知!
这不,几天下来宝宝就不行了,面色青*,四肢抽搐,林先生医院。
(图片来源网络)
医生怎么说?医院新生儿科王礼周医生说:孩子送来时,体内的钠镁都低于正常值,出现了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钠值已是危急值。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奶粉量少,导致氯化钠摄入不足而水份摄入正常。从而引起细胞外液过多的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导致孩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
医院治疗:
通过静脉补充钠和镁等支持治疗,孩子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很快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未再出现抽搐,也变得活泼可爱,一个星期之后宝宝已顺利出院。
小贴士:
医院新生儿科王礼周医生说:婴儿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尤其是新生儿期更不宜食用。婴儿至少要4个月之后才可添加米糊等含淀粉食物。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实在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吃奶粉也应该按配方奶粉说明的比例冲调奶粉,按需喂养,为防止上火可以另外多喂些水而不是把奶稀释,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等。
陋习可畏没想到新手爸爸轻信了一个偏方,把孩子送入了重症监护室。而这个“眼屎多就喂米汤”的偏方,却流传很广很远不少家长都“中招”。
长辈迷之固执型
妈妈实力拒绝型
拒绝偏方,科学育儿而这类育儿偏方还真如“打不死的小强”,越战越勇,越传越广。
爸爸妈妈们要拒绝所谓的偏方,科学育儿!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zan,小编涨1毛攒嫁妆!
end
来源:网友爆料,人民日报、海峡导报
编辑:厦门辣妈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