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
最近几天,天气明显变凉了
从北方地区到南方
大家纷纷都加起了衣裳
孩子们更是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早前在微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话题
4岁萌娃被奶奶穿7层衣服
这个视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果然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孩子衣服穿多了真的好么?
手脚发凉就是穿得太少吗?
孩子秋冬又该怎么穿衣?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仔细讲一讲
??????
1)容易着凉
长期多穿的宝宝免疫力得不到锻炼,更容易着凉感冒。当然你可以时时刻刻多穿保护,问题洗澡总不能不脱吧?
2)皮肤疾病
痱子不只是夏天发生的疾病,只要捂得够厚秋冬长出痱子绝不是骇人听闻的段子。汗多还容易导致疱疹等一系列皮肤问题。
3)脱水
宝宝因为调节功能较弱本身出汗就比成人更多,穿得太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很容易发生脱水。
4)食欲减退
穿得过多宝宝会处于无法自由活动和大便干燥中,长期如此以往下去孩子会吃饭(喝奶)不香,食欲减退。
5)影响发育
宝宝在探索阶段被裹成小粽子还怎么扭滚爬?不扭滚爬怎么学会站起来学会走路?运动发育迟缓别再找不到原因。
正确方法:用手摸宝宝的颈部和背部
如果颈背温热,说明穿衣合适
如果后颈已经出汗或者变得黏乎乎,说明穿多了。
若后背发凉,四肢摸起来也是凉凉的,则需要增添衣服。
注意:一些家长习惯通过摸小手小脚来判断孩子冷暖,然而手脚属于血液循环的末端,反映的冷热程度并不准确。若家长以此为标准给孩子添加衣物常常会出错。
?三暖一寒原则
即暖背、暖肚、暖足、寒头
暖背:后背暖和而不出汗。可以给孩子备一个小棉毛背心。
暖肚:保证肚子不受凉。脾胃不好的孩子着凉会引起腹痛、腹泻。
暖足:脚部血液循环速度慢,脚就很容易着凉,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可绐孩子穿上稍厚的棉袜、鞋子。
寒头:让头部相对冷一些。头部捂太热容易头晕、出汗。寒冷时可以戴一顶厚实的棉帽子如果不太冷,可以不戴帽子。
?洋葱式穿搭法(三层半穿搭法)
一层一层,穿搭多层衣物的方法
层数多,衣服间空气流通更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这样穿搭,也便于根据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场合的温度,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第一层(内层)
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第二层(中层)
以保暖为主。
根据活动场地和当天气温的不同,可选择单层的针织开衫、套头帽衫,或厚的羊绒衫等。
第三层(外层)
外层选择防水防风的衣物。
户外活动时,孩子需要一件防寒防风的外套。外套必须易于穿脱,进入室内时需要及时脱掉。
提醒秋冬外套的外表面材质,都是防风甚至防水的,所以很凉,紧挨孩子皮肤会不舒服,拉链部分还会有点儿硌脖子。口水宝宝可以用口水巾阻隔外套,大宝宝可以带全棉的围脖,保暖又舒服。
半层,马甲
各式各样的马甲,在秋冬季节的利用率非常高。短时间户外活动,穿马甲也非常方便。
?相差一件衣服
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活动量相对较小,新陈代谢慢,可以比妈妈多穿一件衣服;正在学步,或已经会走的小孩子,活动量是很大的,可以和妈妈穿一样多,或少穿1件。
除此之外,比较推荐「重局部,轻全身」的做法。
小手容易冷的宝宝,戴个手套再出门;容易咳嗽的宝宝,加条围巾可以更好地保护呼吸道。外出溜娃的时候,也可以准备一件马甲,准备运动前脱掉,冷了再穿上,随机应变。
宝宝真的没那么怕冷,相比而言,捂热的风险与危害更大。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重视孩子表达出来的冷热感受,不要强行穿多,也不要冻着。
如果仅仅因为孩子小手凉凉的,就立刻添衣,反而有可能坑了娃哦!
学习母婴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