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
TUhjnbcbe - 2022/9/20 8:50:00

工人日报客户端9月28日电9月27日,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联合主办的《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在京发布。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高达1.2%~5.7%,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干预,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认知损伤、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颌面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内分泌代谢紊乱、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所以,儿童OSA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倪鑫教授指出,新版指南与版指南相比,主要更新点首先是本质不同。我国于年发布的《儿童OSAS诊疗指南草案》主要基于传统专家共识和临床经验,而本次指南是基于多学科循证证据支持的循证医学指南,有证可循,有据可依,突破了近十余年国内儿童OSA诊疗规范缺乏更新的局面。

其次,在诊断方面,新指南强调并突出多导睡眠监测(PSG)这一标准诊断方法的地位,调整了儿童OSA严重程度分级指标,更利于儿童OSA的早期、及时诊断和干预。

关于轻症OSA儿童是否需要手术这个问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的许志飞教授则建议从临床表现、睡眠监测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例如,肥胖儿童发生OSA是由于多因素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因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TA)可能无法根治OSA;先天综合征或遗传代谢疾病的患儿(如小下颌畸形、面中部发育不全等),由于上气道狭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对上呼吸道肌群的支配欠完善,这类儿童OSA患病率要远高于一般儿童,医生需要充分考虑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根据患儿的整体情况综合评估。

许教授还强调,对于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临床医生不应仅局限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还应包括儿童长期的生活质量、行为的改变、学习能力的改变、医疗花费等问题。

医院正畸科高雪梅教授报告了从儿童行为习惯,如何做好儿童OSA早期识别和处理。高教授介绍,儿童OSA具有一些颅面表征,如SNB小、下颌后缩、舌骨位置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患儿还存在病理性张口呼吸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仰头姿势、前伸下颌/吐舌习惯。

高教授特别强调,临床上注意评估患儿综合情况,功能障碍和实质危害(如生长发育迟缓、认知功能下降、脏器组织的功能、形态受损等)是判别干预必要性的基础。腺扁肥大不能作为儿童OSA绝对治疗指征。研究显示儿童腺体的肥大程度与OSA严重性不平行,且腺体的肥大程度与颅面畸形后果不平行。(工人日报记者姬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