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梦但不失眠也有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多梦
TUhjnbcbe - 2022/10/12 10:54:00

本文共计字,阅读本文约需2.5分钟!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自己一路披荆斩棘,一下子就先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赚了一个亿。正所谓日有所思,也有所梦,平时里我就是个财迷,所以晚上也会做类似的梦。

网络配图

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会做梦,不过大多数第二天就会忘记梦里的情形,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梦境中的场景来自于我们已有的认知、感受、想象以及记忆,其中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感觉。

做梦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且做梦对人体有益!

许多人在描述睡得好时,经常会说:一夜无梦。人们普遍认为一夜无梦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做梦是正常的心理活动

其实不然,做梦并不一定是病态。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正常心理活动,有研究者还发现做梦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两个概念,即睡眠的两种状态: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的睡眠,又叫正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没有眼球快速运动;另一种状态称为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叫异相睡眠,在这个阶段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睡眠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

其中,异相睡眠也叫有梦睡眠,而正相睡眠为无梦睡眠。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共同构成了整个睡眠过程。

多梦也有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

多梦有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

做梦虽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我们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整夜做梦或梦多易惊醒等睡眠质量低下的状态,且造成白天精神不振、头晕脑胀、记忆力变差,那么就是一种睡眠障碍了。在医学上我们把这种睡眠障碍称之为多梦。

引起多梦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因素

网络配图

受异相睡眠时间的制约,梦的数量是相当恒定的。据研究,正常人每夜做4-6次梦,加起来大约2小时。从异相睡眠中醒来后,多能回忆梦境。

人体对梦的回忆根据个体的性格、情绪状态等差异而有所不同。

比如说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感受,睡眠较浅表,易惊醒,且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而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醒来自感多梦。

2、心理因素

焦虑

精神过度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等,以及生活工作压力过重等常常都会引起多梦,造成睡眠质量低下。

此外,如果是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忧,对梦感过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梦但不失眠也有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