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科普,而是一部电影的名字。电影完整名字叫《科学睡眠Lasciencedesrêves》。但它还有个更加俏丽的名字《恋爱梦游中》。不这部电影都和睡眠有关。这部电影上映于年。是一部浪漫的法国电影。烦恼的时候,失恋的时候。看看这部电影不失为一种消遣的方式。
这部电影豆瓣7.8分,看的人不多,类型小众。导演米歇尔·冈瑞曾经执导过《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这部电影为导演捧来一尊小金人,让他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也许是这部电影太优秀,好运一次性用完。
导演米歇尔·冈瑞以至于拍摄的《科学睡眠》扑得悄无声息,也许是《科学睡眠》太过于喜剧科幻,看过的人难以了解它的意境。不过导演米歇尔·冈瑞并没有为此纠结,重新整顿之后,重新带来新的作品
《科学睡眠》讲的是男主斯蒂芬喜欢做梦,分不清是白日梦还是睡眠梦,对自己的工作难有兴趣。他在搞砸自己的“饭碗”之后回到法国,遇到和自己几乎同名的斯蒂芬尼,最开始两人发现彼此都是思想很活跃的人,之后相互吸引,两人的心彼此靠近。而此时的斯蒂芬的梦境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生活情感总是存在磕磕绊绊
斯蒂芬爱做梦,思想总是异常的活跃。这本来没有什么,但工作中总是睡着,这对工作确实不负责任。斯蒂芬性格内向,面对他人容易紧张,因此他很难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在电影中,他总是天马行空的碎碎念。这让其他人总是难以理解,不由自主地排斥他。但他虽然是个成年人,但骨子里确实个普通的纯情少年,渴望爱,但是却不擅长表达,总是在意对方的情绪,结果弄巧成拙。
斯蒂芬遇到介绍的女孩佐伊,他很心动,但是这个女孩太过于开放,让斯蒂芬无所适从。最后才发现斯蒂芬尼才是自己的喜欢的人,她总是很有耐心听他碎碎念,总是愿意和他互动。最后在斯蒂芬的梦越做越多,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梦,让他备受困扰,也是斯蒂芬尼积极陪伴他。陪伴是最长情的表达,千帆过尽之后,才会留意身边那个她。
成年人的困境或许源于童年伤害
但不同于一般的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更加温情,天马行空不失创意。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手工爱好者的最爱,纸质的耳朵,纸质的摄像机,巨大的手,以及各种各样的纸质道具,侧面反映了主角内心中的童心未泯。
孩童接触了太多的纸质作品,在潜意识中会留有记忆。斯蒂芬的潜意识看上去毫无逻辑,但其实总结下来童年没有好好得到爱,孩子的童年对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强,加上年龄太小,无法对事情进行意识反馈,于是这些负面鲜明的体验保存在潜意识中。
斯蒂芬的潜意识不愿意长大,又渴望长大。因此才对斯蒂芬尼抱有特别的感情。因为斯蒂芬尼能够理解他。男人总是孤独的。世界总是教男人更加强大坚强,却不想男人也有自己脆弱的一面,也需要理解和呵护。
孤独中自我修复
这部电影有太多的主角留白,不好好体会,会感觉这部电影表达的太过苍白。如果身处孤独,如果也有烦恼。看着这部电影,我想或多或少能够理解主角的心情。现在的人们或多或少有种日系的多愁伤感,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让人总是在心理或者梦中建造属于自己的方舟,隔绝工作生活的嘈杂。
世界总是如此的相似。在影片的最后,斯蒂芬对斯蒂芬尼说:“只要你开口,我就不回墨西哥”随后爬上床,蜷缩成母体里的胎儿。斯蒂芬尼则在他身边躺下,轻轻撸着他的卷发,一言不发。而此时的斯蒂芬却梦到彼此已经共骑白马,跳上绒布船,慢慢在海上消失。在孤独的时候遇到真正的爱的人真的难以割舍。
梦境看似美好,其实也暗藏不幸。梦境和现实总是反着,有人说梦醒了还不是要面对现实,斯蒂芬尼如果再次拒绝他呢?毕竟现实中遇到主角这样的男人是非常痛苦的,不成熟不稳定。但是对更多人而言,这部电影给现实的生活带来一点唯美和浪漫,好比在紧张的工作中带给自己一杯醇香的咖啡。在工作的间隙放松自己。即使再难,生活还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