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体各器官的衰老,老年人对于睡眠时间的要求会逐渐减少,老年人一般睡眠时间为6-8小时,但有调研显示,很多人老年人睡不够,并且睡眠质量堪忧。
十点上床睡觉,早上五点起床,为何还说睡不够?
苏奶奶今年73岁了,平时基本保持着十点上床睡觉,早上五点起床的作息,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有着差不多的作息时间,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80岁以下的老年人来说,这样的睡眠时间还是充足的。
但相似的作息时间往往并不代表着相似的睡眠质量,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是有一定的周期的,同时进入睡眠的状态也会不尽相同,如果夜间经常惊醒,就会导致睡眠周期被打断,人体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因此很多老年人即使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但其实身体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在白天容易打盹,还会加速人体衰老的进程。
调查显示:老年人睡眠质量令人担忧
老年人身体和年龄上的变化,不仅仅导致睡眠时间的变化,还带来了睡眠质量的变化,中国睡眠研究会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人们有关睡眠的相关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中国约有6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失眠问题。
同时很多老年人还存在早醒的问题,无论晚上几点上床或者睡眠的质量如何,常常在早上四五点起床,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因此让我们觉得老年人就是觉少,是老年人固有的生物钟。部分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确实是自身衰老带来的正常现象,但有的人甚至两三点就已经清醒,翻来覆去睡不着,在床上等到五六点太阳升起再起床,从而让我们忽视了这部分的睡眠问题,可能是由于身体或心理的不适造成的。
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三大因素
1.褪黑素的分泌
由于机体的衰老,大脑的皮质会发生生理变化,大脑的松果体对于褪黑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这是人体衰老后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褪黑素分泌比较旺盛时,可以帮助人体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改善睡眠质量,但是人体在55岁之后,大脑对于褪黑素的分泌会逐渐减少,相比之下,会越觉得觉浅,容易在夜间惊醒,从而影响睡眠。
2.慢性疾病的影响
但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有时早上早早起床,也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身体上的不适催促起早早起床,如以常见的高血压为例,人体的血压在凌晨或早上的时候处于一种波动比较大的状态,这时候身体上的变化会导致老年人容易从睡眠中清醒;如果呼吸道存在异常,就会导致在睡眠中腹腔的压力增加,使上呼吸道发生阻塞,容易打呼噜,也容易夜间惊醒;如果患者的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如慢性肾病、肾功能不足等,会导致夜间起夜的频率增加。
同时很多老年疾病会导致老年人在白天容易感到疲惫,因此常常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打盹,当白天休息的时间增加后,夜间也更不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3.情绪或精神因素的影响
对于老年人来说,情绪上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睡眠受到影响,可能年轻时工作上的压力不同,老年人的情绪问题主要是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受到疾病的困扰、退休、丧偶、对健康的担忧等因素导致的,而且更容易憋在心里,不轻易释放出来,也会因此影响睡眠质量,早醒更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如何缓解睡眠状态?
对于生理上的变化或者疾病的影响,除了积极进行对应疾病的治疗,相对来说很难进行改变,只能通过我们的生活习惯去进行缓解。
1.睡前不要多喝水
无论是否存在肾脏疾病,老年人的肾脏、前列腺等功能都会进入一定的衰退期,因此会出现起夜的现象,可以在睡前少喝水,减少起夜的频次,但也不要完全不喝水,防止因为口渴反而导致惊醒,一方面可以保证在白天充足补水,另一方面睡前水的摄入最好不要超过ml。
2.保证运动量
可以在下午尤其是晚饭一两小时后,进行运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消耗身体能量,让自己在夜间进入一种相对疲惫的状态,如果存在严重的入睡困难症状,可以在睡前走15分钟再躺下休息。
除此之外,放松心情,补充身体营养、睡前泡脚等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至关重要,要及时改善自己的睡眠问题,才能减缓衰老,同时让自己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