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去年的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这份调查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高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而从健康的角度来讲,6至12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在9至10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应在8至9小时。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白皮书》显示:繁重的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占27.1%;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占24.8%,同时,家长的睡眠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则占18%。还有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庭晚餐习惯不规律、游戏、运动、疾病等,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之一。
此外,梦游症、失眠症等病理性原因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的重要因素。
睡眠不足对儿童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1肥胖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英国医学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儿童睡眠时间越多,长大后体重越轻。这项研究每半年对被调查的儿童记录一次体重、身高和脂肪含量,同时在他们3岁、4岁和5岁的时候记录他们的睡眠习惯和物理活动水平。
结果发现:幼儿时期睡眠时间少的儿童在7岁的时候,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研究人员推测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的水平,使孩子食欲增加导致进食增多,而且是对高热量的食物欲望更为强烈。
2阻碍身高增长
我们都知道睡眠不足不利于长高,这主要因为睡眠不足会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在睡眠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促进身高增长的生长激素,但是生长激素只有在深睡眠状态下,才会大量分泌,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达到白天的5倍。
3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长期睡眠不足,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免疫功能低下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的紊乱,从而导致孩子常常生病,孩子常常生病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白皮书》显示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45.9%的人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远远高于睡眠状况人群的16.7%
4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损害专注力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等睡眠问题会对孩子的记忆力造成损害。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体能量消耗和运转最频繁的部位,我们需要充足的睡眠保护大脑,以帮助恢复精力。
相关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孩子,第二天的表现多会出现烦躁、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这样的状况持续时间过长,对孩子专注力会造成有极大的危害。
5.引发诸多情绪、心理问题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考前过度焦虑,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40.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神经衰弱或者抑郁症状,而睡眠好的孩子这一比例仅为1.4%。
如何守护孩子的睡眠?
合理规划睡眠时间,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养成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小学生尽量晚上10点前睡觉,初高中生尽量11点前睡觉。6-12岁孩子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睡眠时间,13-17岁孩子应保证每天8-9小时睡眠。
睡前3小时不要剧烈运动;睡前2小时不要大量进食;睡前1小时不看电子产品。睡前可以洗洗澡、泡泡脚,睡前1小时喝一小杯温牛奶。
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现在城市里噪声、光源污染都较为严重,也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睡眠。我们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睡眠环境,如选用全遮光的窗帘、尽量避免噪声干扰、为孩子选用舒适透气的床品、合理保持卧室内温度/空气流通等,必要时还可为孩子选购一些助眠寝具。
给孩子适当减压
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之一。家长首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对孩子应保持合理的期望,减少或避免给孩子报过多的课外辅导班,同时鼓励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需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首先自己不要熬夜,要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尤其不要睡前看手机。睡前可以看看书。
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家里最好能养成基本固定时间进行晚餐的习惯,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不能按时就餐,应先安排孩子吃晚餐。
饮食中,可以适当添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因为它能在体内转化成褪黑素,促进孩子睡眠。常见的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包括牛奶、花豆、豆腐皮、奶酪等。
同时,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也有利于孩子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