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修复,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如果长期睡眠不好,甚至彻夜失眠,会导致精神萎糜,也会降低免疫功能。不少人睡眠不好会选择吃安眠药,这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更大,可以通过4种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1、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很多人睡眠不好,与睡眠环境欠佳有关,比如室内的光线太亮、噪音太大或者温度不适宜等。想要提高睡眠质量,需要消除这些不良因素,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建议睡觉之前将室内的灯光调暗,入睡后需要将所有灯光关闭,保持房间内一片黑暗。在黑暗状态下脑垂体才能分泌更多的褪黑素,提高睡眠质量。如果室内温度不适宜,比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应适当开空调或者开暖风来调节,将温度控制在25~27度之间,人体感觉舒服,更容易入睡。
2、睡前泡脚
睡觉之前泡脚也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通过泡脚能够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消除身体疲劳,让人尽快产生睡意,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一般来说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比较合适,水温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水温过低则起不到调理作用。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半个小时以内,时间太长会使身体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虚脱。
3、调整饮食
如果饮食过于油腻,或者吃了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加重,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等现象,进而造成睡眠质量下降,所以适当调整饮食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建议晚餐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要适当减少进食量,吃7~8分饱比较合适。值得注意的是,调整饮食并不是要过度节食,如果为了减轻消化负担而选择不吃晚餐或者吃的量很小,不仅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也会因为饥饿而降低睡眠质量。
4、调节情绪
如果情绪长时间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身心得不到充分放松,夜间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失眠、多梦以及易醒等情况。夜间睡眠不足,白天会精神不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下降。所以平时要适当调节情绪,如果工作压力比较大,要适当减少工作量,可以通过看书、看喜剧节目或者外出旅行等方式来宣泄心中的压力,压力减少后,情绪状态也能得到改善,可提高睡眠质量。